ContactProbe物件的屬性設定方針

Step 1. 設定基本資訊
設定基本資訊相關屬性(Name、Description、Enabled、StepID、AbortSeqOnFail)。

屬性
說明、設定指南
Name

力覺引導物件名稱。

設定特定名稱。

Description

力覺引導物件說明。

說明操作程序。設定字元字串。

Enabled 設定是否執行力覺引導物件。
True:正常
False:不執行力覺引導物件時,例如改為執行其他力覺引導物件等情形
StepID

力覺引導物件執行期間的StepID。

設定任意ID。

StepID為記錄於記錄資料中的ID。協助您瞭解哪個記錄資料支援程序。

力覺引導序列的AutoStepID為False時套用。

AbortSeqOnFail 設定力覺引導物件失敗時,是否中止或繼續執行力覺引導序列。

True:正常

結束力覺引導序列。

False:包含力覺引導序列中失敗時的復原動作時,或失敗後仍可繼續執行力覺引導序列時

Step 2. 開始前設定I/O處理
設定力覺引導物件開始前的I/O處理相關屬性(IOPreprocEnabled, IOPreprocOutputBit, IOPreprocOutputStatus)。

屬性
說明、設定指南
IOPreprocEnabled

設定是否在力覺引導物件開始時操作輸出位元。

您僅可操作一個輸出位元。若要操作數個輸出位元,請使用SPELFunc物件。

False:正常
True:操作輸出位元時,如操作/停止周邊設備
IOPreprocOutputBit 開始力覺引導物件時,請指定要操作的輸出位。
IOPreprocOutputStatus

開始力覺引導物件時,設定是否要開啟或關閉輸出位。

設定要輸出的狀態。

Step 3. 設定探測動作
設定探測動作相關屬性(ProbeTrajectory, ProbeDetectType, AccelS, SpeedS, SpiralDiam, SpiralPitch, DestRelativeX, DestRelativeY, DestRelativeZ)。

屬性
說明、設定指南
ProbeTrajectory

設定探測軌跡。

您可選擇螺旋軌跡及直線軌跡。

Straight:目標明顯位於指定直線上時

Spiral:目標不位於指定直線上時

ContactProbe物件所需時間較PressProbe物件長。洞口位於指定直線上時,請減少起始位置的位置差異。建議使用Straight。

AccelS

設定移動時的平移加速度。

如下圖所示,無洞口且機器人與物件接觸時,請針對移動至下一個接觸位置的動作使用此屬性。

此動作不會執行力控制功能。

画像

機器人會隨位置控制移動。

SpeedS

設定移動的平移速度。

此屬性與AccelS相同,可用於移動至下一個接觸動作的動作。

這不會影響接觸動作期間的速度。

SpiralDiam

SpiralPitch

設定螺旋軌跡的直徑及間距。

画像

SpiralDiam:

對從開始位置到含位置差異的偵測目標位置的距離最大值,設定含極限的數值。

範例:較最大值大1.1倍的數值

SpiralPitch:

設定未通過偵測目標的數值。

偵測孔洞時,請設定小於孔洞間最小間距的數值。

DestRelativeX

DestRelativeY

DestRelativeZ

設定各方向從力覺引導物件起始點至目的地點的相對移動量。

如下圖所示,設定力覺引導序列ForceOrient指定座標系中的移動量。

画像

Step 4. 設定接觸動作及力控制功能
設定接觸動作及力控制功能相關屬性(ContactInterval, ContactOrient, ContactDist, ContactDistMargin, ContactFirmnessF, CFEnabled)。

屬性
說明、設定指南
ContactInterval

此屬性可設定接觸動作的間隔。

如下圖所示,機器人會依起始點,從ContactProbe物件起始點往目的地點探測軌跡。下一個接觸動作會在機器人移動ContactInterval指定距離後開始。

画像

ContactProbe物件會在起始點及目的地點間的接觸動作起始點執行接觸動作。

目的地點非ContactInterval倍數時:

接觸動作不會在目的地點,以及超出目的地點的下一個接觸動作起始點執行。

請確認將ContactInterval設定為不通過偵測目標。設定小於最小間隔的數值。但數值小,花費時間較長。請針對操作執行適當調整。

ContactOrient

指定接觸方向。

機器人會往指定方向移動。

ContactDist

ContactDistMargin

此屬性可設定起始點至目標接觸點的距離,以及其極限。

機器人在ContactOrient指定方向移動ContactDist+ContactDistMargin時,ContactProbe物件會判定為「有孔洞」。

画像

如上圖所示,設定工件尖端到ContactDist中目標之接觸平面的距離。

ContactDistMargin可設定極限,包含起始點及工件差異。若差異不明顯,請透過ContactDist百分比計算。

範例:ContactDist的10%

ContactFirmnessF

設定力控制功能硬度。

設定較大值時:

力控制功能會增強,且反應速度較慢。

設定較小值時:

力控制功能會減弱,反應速度較快,但容易發生振動。

ContactProbe物件會影響接觸速度。(ContactForceThresh / ContactFirmnessF)可計算出接觸速度的參考值。

CFEnabled

設定是否要對下一個力覺引導物件繼續執行力控制功能。

False:正常

先關閉力控制功能,再執行下一個力覺引導物件。

可使用模擬器功能確認ContactOrient設定狀態。顯示除指定方向外均為反灰的座標系。
但,機器人將根據目前位置進行顯示。請在力覺引導物件已在執行位置姿態的狀態下進行確認。
關於使用模擬器功能進行顯示的方法,請參閱下列手冊。
"Epson RC+ 8.0用戶指南 - 模擬器 - 功能描述"

Step 5. 設定結束條件
設定結束條件相關屬性(ContactForceThresh, PosCheckType, PlaneNumber, PlaneEndCond, Timeout)。

屬性
說明、設定指南
ContactForceThresh

設定閾值以判定是否有接觸。

設定約3~5 [N]。

請確認為工件設定適當閾值。

ContactOrient為正方向時:

設定負值。

ContactOrient為負方向時:

設定正值。

設定較大絕對值時:

接觸前的移動速度較快。

數值過小時:

機器人可能不會移動。

PosCheckType 選擇與位置相關結束條件的類型。

選擇RobotPlane時:

結束條件以設定的Plane為基準。

如下圖所示,不論Robot的位置姿勢,都使用此屬性依據定義位置設定結束條件。

画像

選擇RelativePlane時:

每次執行力覺引導序列時,在ContactOrient指定方向中,移動ContactDist+ContactDistMargin的位置建立Plane,並設為位置結束條件。

如下圖所示,視開始位置,使用此屬性變更位置結束條件

画像

RobotPlane:永遠以定義位置為基準時

RelativePlane:以機器人從開始位置移動相對距離為條件時

PlaneNumber 設定用於位置結束條件的Plane編號。

PosCheckType為RobotPlane時:

依據指定的Plane編號設定結束條件。

PosCheckType為RelativePlane時:

每次執行力覺引導序列時,都重新為指定編號設定Plane。

設定空白的Plane編號。
PlaneEndCond

設定作為位置結束條件的狀態。

將內側(Inside)或外側(Outside)設為結束條件。

機器人將成為指定狀態時,即可將其判定為符合位置結束條件。

進入平面的狀態:

位於平面的+Z方向的狀態。

画像

Timeout

設定接觸動作的逾時期間。

在指定時間內滿足力或位置條件。

確認數值大於(ContactDist + ContactDistMargin) / (ContactForceThresh / ContactFirmnessF)所計算之數值。